目的
為了保證生產線正常生產,對那些尺寸偏公差外、形狀不良,但不影響機芯性能或經過處理后不影響機芯性能的部品而特定此要領。
2.適用范圍
2. 1 量產先行樣品檢查中發現不良之部品。
2. 2 受入檢查中發現不良之部品。
2. 3 供應商自身發現不良之部品。
3.主管部門:
部品檢查課
4. 定義
4. 1次要缺點:不影響制品使用目的之缺點(如一般尺寸、外觀超規格外)
4. 2 主要缺點:制品單位的使用性能不能達到所期望之目的,或顯著的減低實用性質的缺點。
5. 特采的處理
5. 1 一般尺寸、外觀等缺點(次要缺點)處理。
5. 1. 1 先行樣品在檢查中發現尺寸或外觀在規格外但機芯性能檢查沒有問題而生產又急需時,檢查班長在《量產先行樣品檢查結果》上判定特采使用,同時提出緊急性《不良發生報告兼對策依賴書》經課長核準后,向供應商及資材管理課發行。
5. 1. 2 受入部品在檢查中發現尺寸或外觀在規格外,但機芯性能使用沒有問題而生產急需時,若現地部品檢查班長在《TDL來料檢查結果表》上判定特采使用,同時提出異常性《不良發生報告兼對策依賴書》經課長核準后,向供應商及資材管理課發行;若海外部品檢查班長在《TDL海外部品受入檢查結果表》上判定特采使用,同時提出異常性《不具合連絡書》經課長核準后,向日本本社及資材管理課發行。
5. 1. 3 供應商提出對策后,由情報處理班人員對對策書和實施效果進行確認及追蹤,相關資
料由主管以上責任者承認生效。
5. 1. 4供應商在生產中發生一般尺寸、外觀超規格外,由供應商提出特采申請書及不良樣品,經情報處理班人員確認可使用后,經課長核準后特采使用。
|